• 想象一下,你生活在一个叫“希望国”的国家。这个国家的政府多年来开支巨大,税收又不够,于是发行了大量国债并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机构借了很多钱。终于有一天,政府资不抵债,宣布“技术性破产”(即债务违约,无法偿还到期债务)。

    这对一个普通的中学教师史密斯老师一家来说,意味着什么?

    第一章:积蓄蒸发与物价飞涨

    史密斯老师和妻子辛苦工作十几年,攒下了30万“希望币”的存款,准备将来给孩子上大学和换房子用。

    周一早晨:史密斯老师醒来,看到新闻说政府与国际债权人谈判破裂,宣布债务违约。国际信用评级机构将“希望国”的信用等级下调为“垃圾级”。

    连锁反应:外国资本疯狂出逃,本国货币“希望币”在国际市场上一泻千里,贬值了50%。

    史密斯老师家吃的面粉、用的药品、汽车汽油(严重依赖进口)一夜之间价格翻倍甚至更多。因为进口商要用更贵的价格去进货。他们家的30万存款,以前或许能付个首付,现在其实际购买力(尤其是对进口品和受其影响的商品)瞬间缩水一半,相当于只剩15万。史密斯老师妻子赶紧去超市,发现人群在疯抢米面粮油,货架一扫而空,并且价格标签每小时都在更新。

    第二章:系统停摆与社会失序

    政府没钱了,公共服务体系陷入瘫痪。

    工资停发:作为公立学校教师,政府是史密斯的雇主。政府破产后,史密斯的工资被无限期拖欠,家里失去了稳定的现金流。

    父母每月依靠的政府养老金也停发了,养老压力瞬间转移到史密斯老师夫妇身上。

    史密斯老师妻子所在的私营建筑公司,因为政府拖欠工程款和宏观经济恶化,被迫裁员,他失业了。

    医疗系统:公立医院因为政府拨款中断,缺医少药,手术被无限期推迟。史密斯老师孩子突发阑尾炎,他们却找不到一家能正常手术的公立医院,去私立医院的天价费用他们根本负担不起。

    由于警察的工资也被拖欠,治安状况急剧恶化。抢劫、偷盗事件频发。史密斯老师家所在的小区不得不组织居民自发巡逻。

    第三章:未来与希望的破灭

    国家陷入深度衰退,通货膨胀失控。

    史密斯老师家为孩子存的教育基金因为货币贬值而大幅缩水。同时,公立大学因为经费削减,学费暴涨,孩子上大学的梦想变得遥不可及。

    绝望的日常:史密斯老师每天的任务不再是教书,而是带着家里所剩不多的现金,去黑市兑换一点点人民币保值,或者排队数小时购买政府限量配给的基础食品。

    整个家庭充满了焦虑、绝望和不安全感。夫妻争吵,对未来失去希望。他们从有积蓄、有稳定工作的中产阶级,几乎一夜之间沦为了需要为基本生存而挣扎的赤贫阶层。

    政府破产绝不仅仅是新闻上的一个经济术语,它会像一场海啸,摧毁普通人生活的一切基石。这个例子中的“希望国”并非完全虚构,其情景在历史上的希腊债务危机、阿根廷多次债务违约等事件中,都曾真实而残酷地上演过。政府破产,最终买单的永远是每一个普通的公民。
    想象一下,你生活在一个叫“希望国”的国家。这个国家的政府多年来开支巨大,税收又不够,于是发行了大量国债并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机构借了很多钱。终于有一天,政府资不抵债,宣布“技术性破产”(即债务违约,无法偿还到期债务)。 这对一个普通的中学教师史密斯老师一家来说,意味着什么? 第一章:积蓄蒸发与物价飞涨 史密斯老师和妻子辛苦工作十几年,攒下了30万“希望币”的存款,准备将来给孩子上大学和换房子用。 周一早晨:史密斯老师醒来,看到新闻说政府与国际债权人谈判破裂,宣布债务违约。国际信用评级机构将“希望国”的信用等级下调为“垃圾级”。 连锁反应:外国资本疯狂出逃,本国货币“希望币”在国际市场上一泻千里,贬值了50%。 史密斯老师家吃的面粉、用的药品、汽车汽油(严重依赖进口)一夜之间价格翻倍甚至更多。因为进口商要用更贵的价格去进货。他们家的30万存款,以前或许能付个首付,现在其实际购买力(尤其是对进口品和受其影响的商品)瞬间缩水一半,相当于只剩15万。史密斯老师妻子赶紧去超市,发现人群在疯抢米面粮油,货架一扫而空,并且价格标签每小时都在更新。 第二章:系统停摆与社会失序 政府没钱了,公共服务体系陷入瘫痪。 工资停发:作为公立学校教师,政府是史密斯的雇主。政府破产后,史密斯的工资被无限期拖欠,家里失去了稳定的现金流。 父母每月依靠的政府养老金也停发了,养老压力瞬间转移到史密斯老师夫妇身上。 史密斯老师妻子所在的私营建筑公司,因为政府拖欠工程款和宏观经济恶化,被迫裁员,他失业了。 医疗系统:公立医院因为政府拨款中断,缺医少药,手术被无限期推迟。史密斯老师孩子突发阑尾炎,他们却找不到一家能正常手术的公立医院,去私立医院的天价费用他们根本负担不起。 由于警察的工资也被拖欠,治安状况急剧恶化。抢劫、偷盗事件频发。史密斯老师家所在的小区不得不组织居民自发巡逻。 第三章:未来与希望的破灭 国家陷入深度衰退,通货膨胀失控。 史密斯老师家为孩子存的教育基金因为货币贬值而大幅缩水。同时,公立大学因为经费削减,学费暴涨,孩子上大学的梦想变得遥不可及。 绝望的日常:史密斯老师每天的任务不再是教书,而是带着家里所剩不多的现金,去黑市兑换一点点人民币保值,或者排队数小时购买政府限量配给的基础食品。 整个家庭充满了焦虑、绝望和不安全感。夫妻争吵,对未来失去希望。他们从有积蓄、有稳定工作的中产阶级,几乎一夜之间沦为了需要为基本生存而挣扎的赤贫阶层。 政府破产绝不仅仅是新闻上的一个经济术语,它会像一场海啸,摧毁普通人生活的一切基石。这个例子中的“希望国”并非完全虚构,其情景在历史上的希腊债务危机、阿根廷多次债务违约等事件中,都曾真实而残酷地上演过。政府破产,最终买单的永远是每一个普通的公民。
    0 Comments·0 Shares·1K Views·0 Reviews
  • 在近日美股节节下挫之际,前美国财政部长劳伦斯·萨默斯(Larry Summrs)的最新警告给本已紧张的市场情绪增添了更多压力。

    11日,萨默斯在社交平台X上发文称,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可能性已经"接近50/50"。这一评估比他几个月前的预期明显更加悲观:

    几个月前,我认为今年出现衰退的可能性很小,年初几乎没有人认为衰退有实质性的可能性。但现在,虽然可能还不到50/50,但也非常接近了。

    他将这一风险上升归因于一个核心问题:“完全适得其反的经济政策”。萨默斯对特朗普政府的贸易政策提出了尖锐批评:

    我们正在陷入最糟糕的两难境地,关税政策及其不确定性对经济的双重负面影响:一方面推高物价,引发通货膨胀;另一方面抑制需求,导致经济增长放缓。
    在近日美股节节下挫之际,前美国财政部长劳伦斯·萨默斯(Larry Summrs)的最新警告给本已紧张的市场情绪增添了更多压力。 11日,萨默斯在社交平台X上发文称,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可能性已经"接近50/50"。这一评估比他几个月前的预期明显更加悲观: 几个月前,我认为今年出现衰退的可能性很小,年初几乎没有人认为衰退有实质性的可能性。但现在,虽然可能还不到50/50,但也非常接近了。 他将这一风险上升归因于一个核心问题:“完全适得其反的经济政策”。萨默斯对特朗普政府的贸易政策提出了尖锐批评: 我们正在陷入最糟糕的两难境地,关税政策及其不确定性对经济的双重负面影响:一方面推高物价,引发通货膨胀;另一方面抑制需求,导致经济增长放缓。
    Sad
    1
    ·0 Comments·0 Shares·27M Views·0 Reviews
  • 特朗普重返白宫后的一系列关税操作引发广泛担忧。他在福克斯新闻3月9日播出的专访节目中为自己的经济政策辩护,试图淡化商界对关税政策不确定性的担忧。特朗普预测美国经济会面临“过渡期”,关税有可能会导致通货膨胀回升,他没有排除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可能性。

    英国《金融时报》形容,过去一周对华尔街来说是艰难的,关税一直是投资者关注的一个主要问题,特朗普反复无常的关税政策也让投资者感到不安,引发科技股抛售和多年未见的波动水平。
    特朗普重返白宫后的一系列关税操作引发广泛担忧。他在福克斯新闻3月9日播出的专访节目中为自己的经济政策辩护,试图淡化商界对关税政策不确定性的担忧。特朗普预测美国经济会面临“过渡期”,关税有可能会导致通货膨胀回升,他没有排除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可能性。 英国《金融时报》形容,过去一周对华尔街来说是艰难的,关税一直是投资者关注的一个主要问题,特朗普反复无常的关税政策也让投资者感到不安,引发科技股抛售和多年未见的波动水平。
    Wow
    1
    ·0 Comments·0 Shares·37M Views·0 Reviews
  • #美国掀起贸易战民众掀起2025不消费挑战#
    美国总统特朗普再次掀起贸易战,导致包括美国在内的全球金融市场陷入不确定性,通胀压力也随之升高。根据CNN报道,许多美国人认为经济不会好转,因此加入了由多名女性网红发起的“2025不消费”和“见底计划”等行动,希望通过减少购物来克服过度消费的不良习惯。
    “2025不消费”旨在倡导民众除了基本生活必需品外,不购买非必要物品。“见底计划”则是指将美妆产品用完才能再买新的,或者物品用到过期、损坏才能添购新品。许多女性网红通过社交媒体呼吁网友加入这些挑战,1月间在网络上引发热议。
    佛罗里达州的全职母亲马可姆决定参加一整年的“2025不消费”挑战。她表示,除了生活必需品外,不购买非必要品可以让一家六口每周节省100美元的开销。她参加挑战的原因是不想在特朗普执政期间做出经济贡献。她说:“这个理由虽然听起来微不足道,但我感觉环境并没有好转,我对未来感到害怕。”
    马可姆提到,“2025不消费”意味着不再去理发店或美甲沙龙,除非有重要日子,家人才会外出就餐或看电影。休闲娱乐改为不花钱的图书馆、公园等免费资源。以往在Target、Marshalls等百货公司看到喜欢的东西就买的冲动消费已经停止。
    另一名参加“2025不消费”挑战的底特律孕妇巴瑞指出,物价将变得越来越贵,所以现在就要习惯减少消费,学会如何使用现有物品或购买二手货。加州科罗纳的27岁妇女索登强调,物价和时事都是个人无法控制的,只能克制自己的花钱习惯。今年1月,她通过打零工和不购买非必要用品,总共存下了4272美元。
    “2025不消费”和“见底计划”反映了部分美国民众对经济前景的担忧和对过度消费的反思。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这种节俭的生活方式不仅有助于个人财务健康,也对环境保护有积极意义。然而,长期减少消费可能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如何在个人节约与经济发展之间找到平衡,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2025不消费# #见底计划# #贸易战# #通货膨胀# #节俭生活# #经济不确定性# #环保# #个人理财#
    #美国掀起贸易战民众掀起2025不消费挑战# 美国总统特朗普再次掀起贸易战,导致包括美国在内的全球金融市场陷入不确定性,通胀压力也随之升高。根据CNN报道,许多美国人认为经济不会好转,因此加入了由多名女性网红发起的“2025不消费”和“见底计划”等行动,希望通过减少购物来克服过度消费的不良习惯。 “2025不消费”旨在倡导民众除了基本生活必需品外,不购买非必要物品。“见底计划”则是指将美妆产品用完才能再买新的,或者物品用到过期、损坏才能添购新品。许多女性网红通过社交媒体呼吁网友加入这些挑战,1月间在网络上引发热议。 佛罗里达州的全职母亲马可姆决定参加一整年的“2025不消费”挑战。她表示,除了生活必需品外,不购买非必要品可以让一家六口每周节省100美元的开销。她参加挑战的原因是不想在特朗普执政期间做出经济贡献。她说:“这个理由虽然听起来微不足道,但我感觉环境并没有好转,我对未来感到害怕。” 马可姆提到,“2025不消费”意味着不再去理发店或美甲沙龙,除非有重要日子,家人才会外出就餐或看电影。休闲娱乐改为不花钱的图书馆、公园等免费资源。以往在Target、Marshalls等百货公司看到喜欢的东西就买的冲动消费已经停止。 另一名参加“2025不消费”挑战的底特律孕妇巴瑞指出,物价将变得越来越贵,所以现在就要习惯减少消费,学会如何使用现有物品或购买二手货。加州科罗纳的27岁妇女索登强调,物价和时事都是个人无法控制的,只能克制自己的花钱习惯。今年1月,她通过打零工和不购买非必要用品,总共存下了4272美元。 “2025不消费”和“见底计划”反映了部分美国民众对经济前景的担忧和对过度消费的反思。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这种节俭的生活方式不仅有助于个人财务健康,也对环境保护有积极意义。然而,长期减少消费可能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如何在个人节约与经济发展之间找到平衡,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2025不消费# #见底计划# #贸易战# #通货膨胀# #节俭生活# #经济不确定性# #环保# #个人理财#
    0 Comments·0 Shares·25M Views·0 Reviews
  • 经济萧条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大量企业缩减规模、停业,现在只要能不减员的企业每年都能领到ZF的一笔稳岗补贴(虽然很少),这足以说明市场处于寒冬期。

    现在能扩招的企业寥寥无几,岗位少,但待上岗的人却越积越多,ZF也不得不开始货币宽松放水,希望能刺激经济,希望能有效果吧,通货膨胀总比通货紧缩好。

    寒冬期间,大家要勒紧裤腰带,怎么省钱怎么来!业务不挣钱、还在亏损的,能停掉就停掉,不然亏损的业务不久就会将你拖入泥沼。


    还背负债务的兄弟,保持好身体,不要想着加大投入来翻身了,等寒冬期过去了,机会就多了。
    经济萧条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大量企业缩减规模、停业,现在只要能不减员的企业每年都能领到ZF的一笔稳岗补贴(虽然很少),这足以说明市场处于寒冬期。 现在能扩招的企业寥寥无几,岗位少,但待上岗的人却越积越多,ZF也不得不开始货币宽松放水,希望能刺激经济,希望能有效果吧,通货膨胀总比通货紧缩好。 寒冬期间,大家要勒紧裤腰带,怎么省钱怎么来!业务不挣钱、还在亏损的,能停掉就停掉,不然亏损的业务不久就会将你拖入泥沼。 还背负债务的兄弟,保持好身体,不要想着加大投入来翻身了,等寒冬期过去了,机会就多了。
    0 Comments·0 Shares·50M Views·0 Reviews
Upgrade to Pro
Choose the Plan That's Right for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