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6日,由赫梅蒂领导的快速支援部队(RSF)在经过18个月的围攻后攻占了北达尔富尔州首府法希尔。苏丹军队已于前一天撤出该城。这一事态发展增强了独立政治实体出现的可能性,该实体可以与苏丹政府对抗,并可能利用其新的区域基地作为跳板,进一步向位于喀土穆的苏丹政府施压。

一枚硬币的两面:成功与失败

苏丹军队未能守住法希尔,或许源于其在2015年3月成功夺回苏丹首都喀土穆。当时,苏丹军队凭借空中优势,对驻扎在喀土穆及其周边的快速支援部队发动了大规模攻势。这场战斗持续数周,期间苏丹军队对快速支援部队进行了猛烈的炮击,最终将他们彻底逐出首都。

这一成就巩固了苏丹军队的合法性,因为它成功夺回了该国的政治首都——主权的象征和主要行政中心,从而获得了越来越多的支持,并能够增加愿意加入它与快速支援部队作战的新兵人数。

但这一成就改变了地面军事部署格局。这迫使苏丹军队将兵力集中于苏丹东部和中部,特别是三个主要城市:象征主权的喀土穆;控制着苏丹90%对外贸易的商业门户苏丹港;以及国家的粮仓加达里夫。这些地区是战略要地,因此政府将大部分兵力用于保护它们免受快速支援部队的攻击。苏丹港还新建了空军基地。鉴于达尔富尔地区面积广阔(占苏丹总面积的四分之一),且快速支援部队兵力雄厚,这使得苏丹军队仅有少量兵力用于保卫达尔富尔。

趁着苏丹军队将注意力集中在这三座城市,快速支援部队将行动重心转移到达尔富尔西部,特别是首府法希尔。法希尔是快速支援部队的传统基地,尤其因为赫梅蒂来自达尔富尔,在那里拥有相当数量的部落支持。他的部队在邻国,例如由哈夫塔尔控制的利比亚南部地区,以及中非共和国和乍得,都有补给和增援渠道。这种兵力集中使他能够增加进攻法希尔的兵力。此外,快速支援部队还利用达尔富尔杰贝勒阿米尔(Jebel Amir)的黄金收入来资助其行动并获取额外的外部支持,这使得他们能够增加用于加强对法希尔围困并削弱苏丹军队及其盟军防御的无人机数量。

改变考量

赫梅蒂接管法希尔和达尔富尔的大部分地区(占苏丹国土面积的四分之一),将巩固其于2025年4月宣布成立的平行政府——“和平与团结政府”。该政府计划管理达尔富尔和西科尔多凡的四个州,并计划发行货币、签发护照和建立民事登记系统。

虽然该政府尚未获得国际承认,但其对整个地区的控制可能使其成为事实上的权威,在当地强加既定现实,并迫使其他国家在未来承认其权威,或在其不被正式承认的情况下与其打交道。这种情况使得位于喀土穆的苏丹政府难以全面代表苏丹,并阻碍了其在未经赫梅蒂同意的情况下与达尔富尔地区开展任何接触。

赫梅蒂为控制法希尔所做的努力,其影响深远,甚至改变了该市的人口结构。他扶持效忠于自己的群体,以此巩固自身权力,同时驱逐了被他视为反对派社会基础的其他群体。人权观察和耶鲁大学人道主义研究实验室等人权组织记录了法希尔发生的种族清洗运动,包括对赫梅蒂视为敌对的族群和部落群体(如富尔族、札加瓦族和马萨利特族)进行大规模处决,并用其他族群和部落群体取而代之。数万人逃离法希尔,数千人被困城内忍饥挨饿,另有数万人流离失所。包括美国在内的一些国家证实了这些侵犯人权行为的存在。

赫梅蒂攻占法希尔将使他更容易获得外部支持,因为此次攻占证实了支持他的可行性。他控制的地区将作为后勤补给和行动协调基地,用于建立训练营、开展监视活动以及部署侦察机。这将减轻那些以人道主义援助为幌子向他提供支持基地的邻国的压力,这些邻国可能会被指控与快速支援部队犯下的战争罪行有牵连。

此外,赫梅蒂对法希尔的控制将改变苏丹政府的战略考量。苏丹政府急于夺回法希尔,以防止赫梅蒂的军事成就转化为政治上的胜利,从而挑战苏丹政府在国际上的形象。此举也是为了防止民众对苏丹政府的信任度下降,并阻止苏丹军队选择中立或加入快速支援部队。最终,此举旨在阻止快速支援部队巩固其在达尔富尔的控制,并限制其在即将到来的科尔多凡战役中的作战能力。

快速支援部队将迅速投入科尔多凡战役,夺取地区首府欧拜伊德的控制权,巩固此前攻占法希尔的战果,并将苏丹军队从达尔富尔牵制出去。控制科尔多凡是出于战略考量,旨在巩固其在达尔富尔的控制,并进一步挑战苏丹政府对苏丹的统治合法性。

如果赫梅蒂未能控制科尔多凡,他将仍然容易受到苏丹军队的反击。他所控制的地区缺乏必要的权力要素,特别是能源、农业、水资源以及由于缺乏出海口而导致的国际影响力。因此,他将寻求控制科尔多凡首府欧拜伊德,因为该地占苏丹总面积的20%,并且是通往苏丹港出口黄金的通道。欧拜伊德南部是重要的粮食来源地黑格里格油田。此外,它也是快速支援部队试图控制尼罗河的唯一陆路通道。

即将到来的科尔多凡战役将给双方——快速支援部队和苏丹武装部队——带来战略上的两难抉择。双方都必须权衡利弊:一方面,将大部分兵力集中于科尔多凡以保住基地;另一方面,为了向科尔多凡增兵而冒着失去基地的风险。然而,双方对于承担这种风险的意愿并不相同。苏丹武装部队的任务似乎相对轻松,因为它已经控制了科尔多凡,其主要职责是防御。但快速支援部队面临的风险要大得多,因为它将被迫把驻扎在达尔富尔的大部分兵力调往科尔多凡,这将使达尔富尔首府法希尔暴露在苏丹武装部队的攻击之下。此外,快速支援部队还面临着复制其攻占法希尔战略的挑战:那场围城战持续了大约18个月。如果他们试图在科尔多凡复制这种围城战,将使达尔富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高度脆弱的状态。然而,他们也拥有一个优势:科尔多凡民众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同情他们的事业,这些人与他们的支持群体属于同一族群。他们可以利用这种同情来煽动内部动乱或增强其战斗力。

控制国家的关键

苏丹武装部队与快速支援部队之间的博弈走向将取决于双方收益与风险的平衡。苏丹军队将即将到来的科尔多凡战役视为生死攸关的威胁,因此将其视为喀土穆的防线,以及支撑其战争行动和巩固国家控制的关键所在。为此,苏丹军队将加强对该市的防御。另一方面,快速支援部队则将科尔多凡视为一项战略资产,能够增强自身实力并巩固既得利益。双方对科尔多凡的重要性评估不同,并据此制定各自的战略。

——苏丹军队将继续控制科尔多凡:这是最有可能的情况,因为快速支援部队无法维持长期围困。他们的部队将面临苏丹空军的轰炸,而且他们需要大量兵力来维持围困,而他们目前缺乏这样的兵力。他们不会为了夺取科尔多凡首府欧拜伊德而冒险削弱法希尔的安全,因为在他们看来,科尔多凡是达尔富尔的补充,而不是替代者。另一方面,苏丹军队可能会从法希尔撤出部队,并从其控制的其他地区调集兵力,以加强科尔多凡的防御。苏丹军队在科尔多凡不会面临后勤问题,因为他们在该地区拥有多个机场,包括欧拜伊德机场,这些机场对于向进攻该地区的部队提供补给和进行空袭至关重要。相比之下,快速支援部队在进攻科尔多凡时将面临后勤方面的挑战,因为他们的部队将暴露在外,补给线很长,而且他们迅速撤回基地的能力也会很复杂。

如果军队成功守住科尔多凡,这将使达尔富尔暴露在军队反攻夺回法希尔的风险之下,或者冻结战线,从而增加赫梅蒂巩固其在达尔富尔的权力的可能性,这种情况类似于哈夫塔尔在利比亚东部的情况。

——赫梅蒂夺取科尔多凡:这一情况的可能性不大,因为他需要付出巨大的人员成本,扩充兵力,并且可能失去法希尔。即便他愿意冒这个险,军方也会毫不犹豫地升级冲突,因为失去科尔多凡将导致他失去对国内关键战略要地的控制。

——苏丹军队在科尔多凡战役前重新控制达尔富尔:这个情况的可能性不如前一种情况那么大,因为苏丹军队在保障达尔富尔前线及其首府法希尔的物资供应和后勤保障方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法希尔的防御战中,苏丹军队表现出缺乏增援部队,无法支援被围困在法希尔地区的部队。尽管防御战通常比进攻战更容易夺回法希尔。苏丹军队在防御战中无法提供的兵力远低于夺回该城所需的兵力。因此,它可能更倾向于巩固科尔多凡的防御,因为科尔多凡是其控制全国的关键所在,也是其攻击驻扎在法希尔的快速支援部队、阻止其巩固对该城控制的跳板。科尔多凡未来也可能成为苏丹军队重新夺回达尔富尔的基地。

来源: 半岛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