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阿根廷央行称,阿根廷已与美国达成一项价值高达200亿美元的货币互换协议,旨在“促进阿根廷经济稳定”。

这项协议是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政府大规模财政支持计划的一部分,特朗普是阿根廷总统哈维尔·米莱的坚定支持者。在定于10月26日举行的中期选举前,总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因为米莱领导的自由进步党正在寻求扩大其有限的国会席位。

投票前,阿根廷比索汇率大幅波动,引发了人们对未来几周该货币汇率进一步贬值的担忧,并预期通胀率将上升,而阿根廷近几十年来多次经历通胀上升的趋势。

除了货币互换协议外,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上周还宣布,将努力从“私人银行和主权财富基金”获得额外200亿美元的融资,以支持阿根廷陷入困境的经济。

米莱在选举前的处境比以往更加不利,尽管他几乎耗尽了央行的美元储备来支撑比索,却未能稳定受创的比索。

2023年12月米莱上任后曾一度控制住月度通胀,但近几个月来通胀再次上升,加剧了阿根廷的经济危机。

上周,特朗普总统在白宫接待米莱时,明确威胁阿根廷选民,如果他的盟友输掉大选,美国将撤回对阿根廷的援助。特朗普总统表示:“如果他输了,我们不会慷慨解囊。”

特朗普强调,美国对阿根廷的援助计划取决于米莱的政治成就,并补充道:“如果他赢了,我们就支持他。如果他输了,我们就离开。”

特朗普在“真相社交”(Truth Social)网站上发表文章称:“我希望阿根廷人民认识到他所做的工作有多么出色,并在即将到来的中期选举中支持他,这样我们才能继续帮助他实现阿根廷的巨大潜力。我全力支持哈维尔·米莱。”

这些言论清楚地表明了美国对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支持具有政治层面。这项财政援助计划不仅被视为经济援助,也被视为巩固华盛顿在拉丁美洲影响力、支持这位被视为特朗普政府意识形态盟友的领导人的手段。

自二战胜利以来,美国已成为新全球经济秩序中占主导地位的超级大国。1944年在布雷顿森林会议上成立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华盛顿提升其全球影响力的主要工具之一。

美国控制机制

美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中拥有决定性的16.5%的投票权,这实际上赋予了其对需要85%多数票才能做出的重要决策的否决权。

这种投票权,加上IMF位于华盛顿的总部以及全球经济对美元的依赖,使得美国能够根据自身利益引导IMF的政策。

通过由美国银行执行的美元交易,美国控制着绝大多数的汇款、贸易支付和投资流动。美元还继续持有全球近三分之二的外汇储备,使其拥有任何其他国家都无法比拟的竞争优势。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政治用途的例子

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作为世界超级大国的战略利益决定了其参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援助受困国家的决策。

智利案例(1970-1973)

1970年,社会主义者萨尔瓦多·阿连德当选智利总统。美国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施压,要求其停止向智利提供贷款。此前,阿连德总统采取了与美国利益相冲突的经济政策,并将美国控制的铜业国有化。

1973年皮诺切特领导的军事政变后,尽管其统治时期存在侵犯人权的行为,但援助仍迅速恢复。华盛顿当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这削弱了美国支持民主和自由的论调。

希腊案例(2015)

希腊债务危机在2015年达到顶峰。通过公平选举上台的左翼政府亚历克西斯·齐普拉斯试图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欧盟进行谈判,以获得更有利的金融救助条件。然而,受美国左右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坚持要求实施严格的紧缩计划,以换取拯救这个欧洲国家免于破产的条件。

对信誉和政策有效性的影响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被用作美国外交政策的工具,损害了其作为中立国际组织的信誉,因为它经常被视为美国施加政治压力的工具。

通过追踪美国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进行干预的轨迹,可以发现一些反复出现的模式,反映了其对金融援助的选择性使用。

即使忠于华盛顿的政府存在人权记录争议,也经常获得金融援助;而反对美国政策的政府则被拒绝援助,无论其民众的经济和人道主义状况如何。这证实了援助往往更多地与政治和军事联盟挂钩,而非真正的发展需求。

美国的影响力,无论是通过直接金融援助还是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组织,都引发了人们对美国对贫穷国家金融支持政策的完整性的根本质疑。这清楚地凸显了谨慎对待美国援助的重要性,同时寻求改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治理结构,使其更能代表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国家,并更有可能提高其在这些国家的改革计划的有效性。

本文仅表达作者个人观点,并不反映半岛电视台编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