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黨內到外部觀察者,對鄭麗文當選的反應分為兩大陣營:一方寄望她能帶來改革與團結,重啟國民黨的戰鬥力;另一方則憂心她激進的路線會引爆更大的社會與兩岸爭議。(圖片來源/國民黨官方臉書帳號)

國民黨主席選舉18日落幕,前立委鄭麗文以50.15%的得票率勝出,得票數6萬5千多票超過第二與第三名郝龍斌和羅智強的加總成為該黨第二位女性黨主席。她在勝選後發表談話,宣示要帶領國民黨在2028年重新執政,「讓國民黨在我任內成為台灣第一大黨」,並完成「兩岸和平、共榮共和」的使命。

黨內期待重整旗鼓,團結成關鍵字

鄭麗文以「安」為核心字闡述願景:「安這個字裡面有一個女,女性是家庭的重要支柱。國民黨未來要讓台灣安全、社會安定、國家安康,讓每個人都能安心。」她同時強調,選舉結束後「正是團結的開始」,要不僅團結黨內,更要團結在野與全台灣社會。

她透露,民眾黨主席黃國昌在第一時間致電恭賀,展現在野間的善意互動。鄭麗文說,她將以最大誠意促成在野合作,「為台灣撥亂反正」。

黨內人士也多以「團結」為核心回應。高雄市立委柯志恩表示,期待新主席能帶領全黨「從競爭走向合作,從分歧融合成一體」。她指出,國民黨若要重返執政,「團結不是口號,而是唯一路徑」,呼籲全體黨員重新成為黨的支柱,迎向2026地方選舉與2028總統大選的挑戰。

黨內外觀點分歧,有人看改革契機、有人見內鬥隱憂

雖然鄭麗文當選為國民黨注入新氣象,但黨內輿論並非一致看好。前立委邱毅直言,鄭麗文的勝選「果如預期」,但背後反映的權力角力與派系分裂仍是隱憂。他指出,這場選舉最大的「助選員」其實是趙少康,因為趙日前指稱「中共介入國民黨主席選舉」,反讓民進黨找到攻擊藉口。

邱毅批評「民進黨現在已經大肆宣傳鄭麗文是中共的傀儡,要國安單位介入調查,這都是趙少康惹的禍。」他更警告,新主席上任後仍會面對三股內部阻力「一是既得利益的權貴,二是與民進黨暗通款曲的內鬼,三是受美國影響的親美派。」

部分黨內人士則認為,鄭麗文的當選代表基層黨員的不滿與變革期待。過去國民黨的領導形象偏向保守、菁英化,鄭的語言風格直白、群眾動員能力強,反而貼近民意。對部分支持者而言,她的出線意味著「國民黨不再只屬於貴族圈」,而是試圖重建與庶民的連結。

然而,也有人擔心她激烈的風格可能加深社會對立。黨內中生代人士坦言,「國民黨要改革沒錯,但若對立擴大,恐怕也會削弱社會信任。」

外界質疑路線更親中,兩岸議題恐成風暴中心

在國際觀察者眼中,鄭麗文的當選不只是國民黨內部的權力轉移,更可能牽動台灣與兩岸關係。日本媒體人矢板明夫指出,鄭麗文上任後「國民黨的底色已由藍轉紅」,意味著中共勢力可能更容易直接影響台灣政治。

他分析,國民黨過去扮演台灣社會與中國共產黨之間的「緩衝地帶」,但鄭麗文的政治背景與兩岸主張,可能讓這層防線逐漸模糊。「兩岸的矛盾將更短兵相接,社會撕裂的風險也會上升。」

矢板指出,鄭麗文出身民進黨陣營,熟悉群眾動員與抗爭策略,與傳統藍營菁英式領導不同。「她能勝出,是因為基層黨員想用行動狠狠教訓民進黨,」但這種「戰鬥式國民黨」未必能吸引中間選民。

他更預測,未來國民黨可能直接與中共開啟談判,跳過過去漸進式的交流模式。「北京已經等不及透過友好政黨來影響台灣政策,鄭的上任可能讓兩岸互動更直接,也更具爭議。」

(原始連結)


更多信傳媒報導
帶狀疱疹防治關鍵 疫苗接種是最佳保護
傳承國寶級工藝 技藝薪傳 職人新秀大展好手藝
BLACKPINK演唱會散場人潮滿滿 高捷世運站運量全日約32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