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故宮博物院100﹢院慶紀念郵票揭幕儀式(左起:國立故宮博物院 器物處處長吳曉筠、書畫文獻處處長何炎泉、主任秘書王耀鋒、副院長余佩瑾、副院長黃永泰、院長蕭宗煌、中華郵政公司董事長王國材、中華集郵團體聯合會榮譽理事長陳友安、中華郵政公司總經理江瑞堂、副主任委員王婉如及處長鄭麗華)。(圖片來源/中華郵政)

為慶祝國立故宮博物院一百週年,中華郵政公司與故宮攜手合作,於今(17)日發行「國立故宮博物院100﹢院慶紀念郵票」,並於下午辦理發行典禮,此次共發行1套4枚及小全張1張,將商周時期的〈嬰祖丁鼎〉、北宋時期的〈汝窯 青瓷無紋水仙盆〉及〈宋 范寬谿山行旅圖 軸〉、清乾隆年間的〈洋彩玲瓏轉旋瓶〉與〈雕橄欖核舟〉等5件館藏文物收於方寸之間,集郵迷收藏郵票就等於就是典藏國寶。

國立故宮博物院100﹢院慶紀念郵票揭幕儀式貴賓持手拿牌大合照。(圖片來源/中華郵政)

發行典禮由「琵琶雅集」樂團獻演《新都馬調》,以清麗樸實之曲調為活動揭開序幕,包括中華郵政公司董事長王國材、總經理江瑞堂、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蕭宗煌、副院長黃永泰及余佩瑾及中華集郵團體聯合會榮譽理事長陳友安等多位貴賓共同見證郵票發行。

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蕭宗煌(圖右者)致贈《意造-院藏蘇軾墨蹟選》專書予中華郵政公司董事長王國材(圖左者),王董事長展示專書中蕭院長親筆題字,蕭院長展示王董事長致贈之郵票紀念框。(圖片來源/中華郵政)

中華郵政董事長王國材致詞時指出,今年是故宮百歲生日,中華郵政明年也將邁入130歲,中華郵政和故宮有許多共同點,除了都是百歲的「資深的老人家」,還擁有最豐富的典藏國寶,因為華人圈最精彩的古文物就在故宮、而最傑出的郵票就在中華郵政。此次為慶祝故宮百年院慶,郵票主題精心挑選故宮典藏之商周時期的〈嬰祖丁鼎〉、北宋時期的〈汝窯 青瓷無紋水仙盆〉及〈宋 范寬谿山行旅圖 軸〉、清乾隆年間的〈洋彩玲瓏轉旋瓶〉與〈雕橄欖核舟〉5件文物為主題,他期許這套精美郵票能在世界流通,激發全球民眾的興趣,吸引大家親自來到臺灣,一睹故宮典藏瑰寶的廬山真面目。

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蕭宗煌、中華郵政公司董事長王國材一同於臺北臨時郵局體驗於首日封蓋銷「故宮一百週年慶」臨局戳服務。(圖片來源/中華郵政)

王董事長進一步指出,中華郵政公司肩負著傳遞信息、連結情感的使命,更致力於傳承文化、推廣藝術,歷年來與故宮合作的文物主題郵票,持續受到國內外集郵迷與社會大眾關注及喜愛,本次發行「國立故宮博物院100﹢院慶紀念郵票」,不僅滿足集郵愛好者收藏需求,更為國際大眾開啟一扇欣賞故宮典藏文物的窗。收藏這套郵票,就如同收藏故宮典藏文物的縮影,中華郵政將持續秉持「傳承文化、創新服務」的理念,透過郵票發行展現我國文化的豐富面貌。

故宮院長蕭宗煌感謝中華郵政多次以故宮文物為主題發行郵票,至今已發行超過130套、約600多枚郵票,讓故宮的文物之美,隨著郵件傳遞至世界各地。本次適逢故宮百年院慶,攜手中華郵政推出多項特色郵品,包含「北宋蘇軾〈書前赤壁賦〉卷」系列郵票及完整版大型郵摺、《意造-院藏蘇軾墨蹟選》專書附贈〈赤壁賦〉完整版郵票,以及最新發行的「國立故宮博物院100﹢院慶紀念郵票」,共同傳遞文物之美。透過郵票,讓民眾不論身在臺灣或海外,都能以觸手可及的方式欣賞故宮珍藏,展現文化共享的理念。

展望未來,蕭院長更現場宣布,故宮將參與中華郵政明年主辦的「臺北2026世界郵展」,屆時將設立故宮專屬攤位,完整展示歷年雙方合作發行的所有故宮主題郵票,共創佳績

(原始連結)


更多信傳媒報導
雙北哪裡買氣有撐 這5條路段交易量逆勢成長
骨質疏鬆不可輕忽 可能失去行動力
5G專網 × MR體感 台數科打造智慧運動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