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纪念这个伟大胜利,我们在观察者网开设专题视频节目——宝塔山下的制胜法宝,一起学习抗战时期的毛泽东军事思想。

【文/王立华】

第二部分:应对日军战略进攻的军事思想

四、提出全面抗战的十大纲领

这一节,主要讲八路军出征前,毛主席提出全面抗战的十大纲领,并提醒全党全军,统一战线建立后主要危险是右倾机会主义。

1937年8月,在洛川会议上,对毛主席提出的作战方针有不同意见。焦点主要是游击战为主、还是运动战为主的问题,表现在作战方式上,主要是集中兵力多少、作战规模大小和由此带来的战法打法差别。不少同志还是习惯于过去所打的运动战,思想很难一下子转变过来,需要有一个在实践中取得经验统一认识的过程。所以,在洛川会议上没有形成最后决议。

但在洛川会议上,却通过了毛主席起草的3个政治文件,一个是《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1],一个是《抗日救国十大纲领》,还有一个是《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最后这个是毛主席为中央宣传部起草的宣传鼓动纲领,包含了前两个文件的主要内容。

思想建党、政治建军不是政治口号。在毛泽东军事思想中,摆在首位的是对党和军队的思想政治引领。尤其是在时局和任务转变的关键时刻,高屋建瓴地提出让党和军队遵循的政治纲领、军事纲领和宣传鼓动纲领,还有需要克服的思想政治倾向等,有了清晰明确的思想和行动纲领遵循,才能保证目标任务的实现。这也是毛主席领导艺术的重要特点。

首先是让全党认清形势明确任务,这是自觉执行党的要求的前提条件。

洛川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后来刊登在中共中央抗战时期的机关刊物《解放》上。这个杂志,毛主席对宣传要点、重要社论和文章都亲自审阅,毛主席的一些重要文章也在这里发表,是面向全党的公开读物,并在国民党统治区和沦陷区发行。

读过决定后最大的感受,就是形势分析极其明白,提出的方向、任务、问题、注意问题等极其明确,而且思路极其清晰、内容极其简洁扼要、易懂易记易遵循,一下子就站到更高层位上认识问题。哪怕是一个普通的八路军战士,学习后也能对民众讲一番大道理。看过去的老抗日电影《小兵张嘎》,一个十几岁的八路军少年游击队员嘎子,能给村民和孩子们讲“目前的形势是这样,日本鬼子是兔子尾巴长不了了……”,感觉讲得很有道理,很有水平,甚至有点高屋建瓴,其实那些内容不是编剧无中生有,是有现实依据和来源的,来自于最高层对形势任务的深刻分析,一直贯穿到最基层的官兵,甚至普通的农村党员、民兵、妇女、老大爷、老大娘、少年儿童,引领大家正确认识形势明确任务,坚定抗战胜利的信心。

电影《小兵张嘎》

毛主席引领全党的形势任务分析,一共用了800多字,这也是我们深入领会毛主席军事思想必须了解的背景和内容,下面一起学习一下:

(一)卢沟桥的挑战与平津的占领,不过是日寇大举进攻中国本部的整个计划的开始。日寇已经开始了全国的战时动员。 他们一切所谓“不求扩大”的宣传,不过是掩护进攻的烟幕弹。

(第一段就这样几句话。日本帝国主义要吞并全中国了,必须认真做好大打准备,不能听日本那些骗人的说辞,不能心存幻想。)

(二)南京政府在日寇进攻和人心愤激的压迫下,已经开始定下了抗战的决心。整个的国防部署与各地的实际抗战,也已经开始。中日大战不可避免。七月七日卢沟桥的抗战,已经成了中国全国性抗战的起点。

(告诉大家:战争已经开始,中日大战不可避免,七七事变就是起点。)

(三)中国的政治形势从此开始了一个新阶段,这就是实行抗战的阶段。抗战的准备阶段已经过去了。这一阶段的最中心的任务是: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过去阶段中,由于国民党的不愿意和民众的动员不够,因而没有完成争取民主的任务,这必须在今后争取抗战胜利的过程中去完成。

(中心任务变了:现在已经从抗战准备阶段进入实行抗战阶段了,明确党最中心的任务就是: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

(四)在这一新阶段内,我们同国民党及其他抗日派别的区别和争论,已经不是应否抗战的问题,而是如何争取抗战胜利的问题。

(关注的问题变了:在新阶段与国民党区别和争论的问题变了,要不要抗战的问题解决了,接下来就是怎么抗战的问题了。)

(五)今天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本党今天所提出的抗日救国的十大纲领,即是争取抗战最后胜利的具体的道路。

(我们的主张:就是要把抗战发展成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就是刚刚通过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六)今天的抗战,中间包含着极大的危险性。这主要的是由于国民党还不愿意发动全国人民参加抗战。相反的,他们把抗战看成只是政府的事,处处惧怕和限制人民的参战运动,阻碍政府、军队同民众结合起来,不给人民以抗日救国的民主权利,不去彻底改革政治机构,使政府成为全民族的国防政府。这种抗战可能取得局部的胜利,然而决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相反的,这种抗战存在着严重失败的可能。

(蒋介石的不同:在如何抗战问题上与国民党的根本路线区别,就是它不愿发动全国人民抗战,把抗战看成只是政府的事,不但不可能取得最后胜利,而且存在着严重失败的可能。)

(七)由于当前的抗战还存在着严重的弱点,所以在今后抗战过程中,可能发生许多挫败、退却,内部的分化叛变,暂时和局部的妥协等不利的情况。因此,应该看到这一抗战是艰苦的持久战。但我们相信,已经发动的抗战,必将因为我党和全国人民的努力,冲破一切障碍物而继续的前进和发展。我们应该克服一切困难,为实现本党所提出的争取抗战胜利的十大纲领而坚决奋斗。坚决反对与此纲领相违背的一切错误方针,同时反对悲观失望的民族失败主义。

(看到困难的同时坚定必胜信念:毛主席预见了抗战中出现的几乎所有问题,指出抗战是艰苦的持久战,要求全党克服困难实现全面抗战的十大纲领,反对违背十大纲领的一切错误方针,同时要坚定胜利信念,反对悲观失望的民族失败主义。毛主席后来又讲这个问题,他说:民族失败主义,即民族悲观主义,这种悲观主义认为,中国在打了败仗之后再也无力抗日。不知失败正是成功之母,从失败经验中取得了教训,即是将来胜利的基础。悲观主义只看见抗战中的失败,不看见抗战中的成绩,尤其不看见失败中已经包含了胜利的因素,而敌人则在胜利中包含了失败的因素。我们应当向人民群众指出战争的胜利前途,使他们明白失败和困难的暂时性,只要百折不回地奋斗下去,最后的胜利必属于我们。[2]这种情绪是经常出现的,不只是面对强大敌人和困难时,即便现在完全不同的优势条件下,也不乏悲观失败主义者,让他们在那个时代,大概率是要主张投降的,蒋介石在抗战问题上六神不定,身边也是这类人太多。看看毛主席如何分析问题,对大家是有启发的。)

(八)共产党员及其所领导的民众和武装力量,应该最积极地站在斗争的最前线,应该使自己成为全国抗战的核心,应该用极大力量发展抗日的群众运动。不放松一刻工夫一个机会去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只要真能组织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无疑义的。

(提出要求:要最积极地站在斗争的最前沿,用极大力量发展抗日群众运动。是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还是怀疑和看不起群众,甚至把群众看作防范对手和敌人,这是共产党和国民党的根本区别,也是能不能落实全面抗战纲领的根本问题。)

如此简单的八条,让大家心明眼亮,胜过千言万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