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碩聯合科技董事長童子賢今(15)日出席「2025零碳永續高峰論壇」進行專題演講。(攝影/李海琪)
中國商務部9日宣布擴大稀土與相關技術的出口管制,引起各方討論對產業或國際貿易影響。和碩聯合科技董事長童子賢今(15)日出席「2025零碳永續高峰論壇」時表示,「不會直接對和碩造成影響」,並提醒,若管制涉及到國家之間的競爭,恐導致某些國家重新自己開採稀土。
無獨有偶,鴻海董事長劉揚偉上午出席活動時也被問到中國稀土管制問題。他也指出,目前對鴻海影響不大;然而,若限制不斷升級、加劇緊張局勢,「不只是鴻海,幾乎所有產業都會受到影響。」
對和碩無直接影響,童子賢:不只稀土管制會造成問題
中國9日擴大稀土與相關技術的出口管制,中美衝突升溫,甚至宣布當天引起金融市場動盪;另外,中國稀土產量占比全球達8成,攸關全球高科技與能源轉型,引起多方討論。
被問及稀土管制是否造成影響,「不會直接對和碩造成影響」童子賢說。他表示,雖然稀土的確是很多產業都會用到的物質,但事實上,過去一百年來在全球化風潮中,都是彼此互相依賴跟需要,不只有稀土管制會造成貿易與產業問題。
他舉例疫情期間部分國家進行糧食管制,印度管制小麥出口、2021年馬來西亞管制雞肉、2022年越南管制稻米。童指出,由此可知,全世界現代生活文明運作需要的東西非常多,沒有一個產業或國家是百分百可以自給自足。
童子賢強調,世界是互相合作的世界,大家貢獻自己擅長的、有能力提供的;但若涉及國之間的競爭,他認為,也會誘導某些國家去開採稀土。
至於對台灣晶片是否有影響?童子賢回應,非常間接,晶片署於高價值產品,本身耗用到的稀土元素較少,如果遇到管制,應該會優先或得稀土元素,例如將玻璃所需的稀土元素減少個5至10%拿來做半導體等。
鴻海短期也無大影響,示警若管制加劇將衝擊眾多產業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今上午也出席「2025台灣週」進行專題演講,針對媒體追問稀土管制可能帶來的影響,他表示,短期內影響範圍有限,目前來看對鴻海影響也不大。
然而,他也提醒,如果中美關係的對立持續升溫、稀土政策持續收緊,確實會對各產業造成衝擊,「不只是鴻海,幾乎所有產業都會受到影響。」,因此後續需密切觀察中美科技角力的發展。
之所以將影響眾多產業,童子賢補充,稀土廣泛應用於磁鐵、玻璃、電動車與無人機等非常多產業。例如汽車與建築玻璃中添加稀土元素可吸收紅外線,而磁性材料則需釹等特定稀土組成,可產生極強吸力並支撐高溫運作,是電動車馬達與耳機、硬碟機等設備的關鍵材料。因此,若供應受限,將衝擊用量龐大的產業。
美國仍是稀土開採第二名,童子賢:美「火力全開」不是不行
回到稀土對美國影響,童子賢也提醒「不要小看美國」,美國目前是稀土全球生產的第二名,澳洲則是第三或四,若美國只是暫時貿易不方便而拿不到稀土,「決定火力全開生產也未必不行」。
他表示,稀土具高耗能、需廣大土地,同時還帶汙染性質,相較銅、鐵等礦物,分布更為均勻,因此需要挖好千、百噸的土,才能提取幾十至幾百公斤的元素,因此會大量消耗土地,並大量迫害環境,這也是美、澳逐漸降低稀土生產量的原因。
同時,中國展開稀土管制,有說法認為美國F35戰鬥機生產將陷入困難,童子賢也笑說這是開玩笑話、鍵盤俠說好玩的,若稀土量有限將針對高科技產品優先使用,再怎麼管制美國要做幾百台軍用機不會是問題。
更多信傳媒報導
新光人壽直接轉地上權給輝達違法? 張景森點破:該限制並無「法律強制性」
元大金控集團和三陽都捐機車到花蓮 永豐餘捐清潔劑和衛生用品
美英打擊詐騙查扣150億美元比特幣 9家涉案台灣公司設籍在周杰倫豪宅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