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与中国已开始对运输从节日玩具到原油等各种商品的远洋运输公司征收额外的港口费用,这使得公海成为了世界前两大经济体之间贸易战的关键前沿。
上周,中国宣布大幅扩大稀土出口管制措施,美国总统特朗普则威胁将对中国商品的关税提高至三位数,在这样的情况下,全面贸易战似乎即将卷土重来。
但在上周末过后,双方都试图安抚贸易商和投资者,并强调了双方谈判团队之间的合作以及找到前进方向的可能性。
中国方面表示,已经开始对美国拥有、运营、建造或悬挂美国国旗的船只征收特别税费,但同时澄清道,由中国制造的船只将获得免征待遇。
由中国国家媒体发布的细节详细说明了豁免的具体条款,其中还包括进入中国船厂进行维修的空船。
与美国的计划类似,中国新征收的费用将在单次航行的第一个入境港口或者一年内的前5次航行中征收。
总部位于雅典的希腊船舶经纪公司“Xclusiv Shipbrokers”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这种针锋相对的做法将两大经济体锁定在海事税收的漩涡当中,且有可能扭曲全球货运流量。”
今年年初,特朗普政府宣布计划对与中国相关的船舶征收这些费用,以削弱中国对全球航运业的控制,并促进美国造船业的发展。
在美国前总统乔·拜登执政期间进行的一项调查得出结论称,中国利用不公平的政策和做法来主导全球海事、物流和造船业,进而为这些处罚铺平了道路。
中方在上周予以反击,并称将从美国费用生效之日起对与美国相关的船舶征收港口费用。
独立干散货航运分析师埃德·芬利-理查森表示,“我们正处于航运中断的紧张阶段,每个人都在悄悄地尝试临时解决办法,但成效各不相同”。他还表示,听说一些拥有非中国船只的美国船东试图在途中将货物卖给其他国家,以便船只能够改道。
路透社未能立即证实这一消息。

针锋相对的举措
分析师预计,受美国收费影响最大的将是中国集装箱运输公司中远集团,到2026年,该公司将承担预计收费成本32亿美元当中的近一半。
包括马士基、赫伯罗特和达飞轮船在内的主要集装箱运输公司,则通过将与中国相关的船舶调离其美国航线,而大幅降低了风险敞口。在农业、能源和美国航运业的强烈反对下,美国贸易官员降低了最初提议的收费水平,并免除了大量船舶的收费。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尚未立即回应路透社的置评请求。
中国商务部在周二表示:“如果美方选择对抗,中方将与之对抗到底;如果美方选择对话,中方大门将永远敞开。”
中国方面周二还对韩国造船企业韩华海洋株式会社旗下5家与美国相关的子公司实施了制裁,理由是这些子公司“协助并支持”美国政府对中国海事、物流和造船业开展调查和采取措施。
韩华海洋株式会社是全球最大的造船企业之一,在美国拥有费城造船厂,并且已经获得美国海军舰艇的维修和大修合同。其旗下实体还将建造一艘悬挂美国国旗的液化天然气运输船。
韩华海洋方面表示,已获悉该声明,并且正在密切关注其潜在的业务影响。韩华海洋的股价应声下跌了近6%。
此外,中国方面也启动了一项调查,以了解美国方面的调查将如何影响其航运及造船业。
一位常驻上海的贸易顾问表示,新的收费措施可能不会造成重大的动荡。
这位顾问告诉路透社,“我们该怎么办?停止航运?与美国的贸易已经相当混乱,但企业正在寻找解决办法。”由于未获授权接受媒体采访,这位顾问要求匿名。
美国在上周五宣布,对长期承租中国运营的、载运美国乙烷和液化石油气(LPG)船舶的租船人提供豁免,并将港口费延期至12月10日。
与此同时,船舶追踪公司“Vortexa”发现,45艘载运液化石油气的“超大型液化气运输船”(VLGC)将需要缴纳中国的港口费用。而这占船队的11%。
克拉克森研究公司在一份报告中表示,中国新的港口费可能会影响占全球运力15%的油轮。
与此同时,金融公司杰富瑞的分析师奥马尔·诺克塔估计,全球船队中13%的原油轮和11%的集装箱船将会受到影响。

贸易战卷入环境政策
为了报复中国限制关键矿产出口,特朗普在上周五威胁要对来自中国的商品加征100%的关税,并在11月1日之前对“所有关键软件”实施新的出口管制。
就在几个小时后,美国政府官员警告称,本周投票支持联合国国际海事组织(IMO)减少远洋运输温室气体排放计划的国家可能面临制裁、港口禁令或惩罚性船舶收费。
中国已公开支持联合国国际海事组织的这项计划。
总部位于雅典的希腊船舶经纪公司“Xclusiv Shipbrokers”表示:“贸易和环境政策的武器化表明,航运已从全球贸易的中立渠道转变为国家治理的直接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