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以色列在长达两年的种族灭绝战争中执行停火,救援人员得以进入被摧毁的地区,135 名巴勒斯坦人的遗体已从加沙地带的废墟底下被挖出。

巴勒斯坦瓦法通讯社报道称,在周六至少发现了135具遗体。

还有数十具遗体从加沙的几家医院运出,其中包括运往希法医院的43具遗体和运往加沙城阿赫利阿拉伯医院的60具遗体,其余遗体则运往位于努塞拉特、代尔巴拉赫和汗尤尼斯的医院。

另据医疗官员称,本周五还有 19 人在以色列空袭中丧生,还有一人在早些时候因伤势过重去世。加布恩家族的16名成员在黎明前的轰炸击中他们的住宅(位于加沙城南部)时遇难。另一名巴勒斯坦人在谢赫拉德万遇难,另有两人在汗尤尼斯附近的空袭中丧生。

目前尚不清楚是否有任何袭击发生在当地时间中午(格林威治标准时间 09:00)休战生效之后。

重返废墟

随着以色列军队从这个被摧毁的飞地部分地区撤出,以及沿海的拉希德街道重新开放,数以万计流离失所的巴勒斯坦人开始了返回他们家园废墟的、漫长而痛苦的旅程。

半岛电视台记者自努塞拉特报道了“带着家当的儿童、妇女、老人、汽车、货车、驴车”涌向加沙城的景象。他说:“家庭拆除了他们临时搭建的帐篷,打算把它们带到被毁房屋的废墟上重新搭建。”

记者补充称:“这种回归被视为历史性的,但需要伴随具体的步骤来缓解人道主义危机。”

经过数月以色列密集轰炸后,加沙城几乎荡然无存。这种破坏是彻底的:没有正常运作的基础设施、没有干净的水、没有电——只剩下曾经是家园的残骸。

半岛电视台记者自代尔巴拉赫报道称:“现在迫切需要为返乡家庭提供临时帐篷和移动住所。”他还补充道:“他们带着仅有的一点东西,走向未知。”

加沙儿童对停火说了些什么?

“非凡的韧性”:紧握希望

尽管遭受了难以想象的损失,巴勒斯坦人仍决心返回。

奈姆·伊尔希姆正在将他临时搭建的帐篷装进车里,他告诉半岛电视台记者:“我要去加沙城,尽管那里没有生存条件——没有基础设施,没有淡水。一切都极其困难,真的很难,但我们必须回去。”

他说:“我的儿子被杀了,我所有的女儿都受伤了。尽管如此,我还是想回去。我们会搭起帐篷,住在里面,无论如何都要做到。”

对于许多人来说,返回加沙城意味着面对的只有灰烬。然而记者指出:“世世代代以来,巴勒斯坦人在以色列占领下表现出非凡的韧性。每一步后退不只是一次回归,更是一种反抗和希望的行为。”

以色列种族灭绝战争的另一位幸存者艾莎·沙马克表示:“我们想回去看看我们的家,那些在战争开始时被摧毁的家。地板砸在了我们的孩子身上,但我甚至无法向你们描述(停火带来的)喜悦。”

巴勒斯坦人在破坏中返回加沙北部

失落中的生活

在加沙城,半岛电视台记者易卜拉欣·哈利勒报道称,回来的人们脸上“充满了悲伤和喜悦”。他说:“许多人告诉我,他们不知道自己的家是否还矗立着,或者已经化为废墟,但他们仍抱着希望返回。”

艰难北上的艾哈迈德·阿布·沙纳布告诉半岛电视台记者:“我们受了很多苦。我们没有足够的空间,我们简直无法入睡。”

另一位居民玛丽亚姆·阿布·贾巴尔表达了许多人共有的恐惧:“我们回到了未知,我们不知道我们的家是否还存在。我们向真主祈祷我们的家还在。”

返回被夷为平地的谢赫拉德万社区的穆罕默德·沙拉夫表示:“一切都变了。我们回到了一个我们无法理解的灾难。我们以为只会离开几天,现在我们回来了,却什么都没找到。”

即使在死亡、哀悼和破坏中,回家的意愿仍然是一个强有力的提醒,提醒着一个拒绝被以色列从自己的土地上抹去或驱逐的人民。

来源: 半岛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