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低工資審議會今天(26)日決議,最低工資調幅3.18%,不稐是勞方還是資方,都是,雖然不滿意、但還是勉強可以接受。(圖片來源/信傳媒資料照)
勞動部最低工資審議會今天(26)日決議,最低工資調幅3.18%。全國產業總工會理事長戴國榮代表勞方對媒體表示,對於最終結果,雖然不滿意、但還是勉強可以接受。
最低工資審議結果出爐:調幅3.18%
下午開會過程中,資方考量對等關稅、堅持不能超過3%,但在勞團的立場,還是認為合理調幅是4%,因此雙方協商,最後定案,最低工資月薪從新台幣2萬8590元調高到2萬9500元、時薪從190元調漲到196元,後續將送行政院核定。
戴國榮說,審議過程最大的爭點,仍是在經濟成長果實如何分配,可以理解雇主團體擔憂美國對等關稅的不確定性衝擊,但這並非全面性的影響,因此勞方原本希望調幅達到3.4%,但很遺憾最後只有3.18%。
此外,戴國榮指出,審議過程中,經濟成長率(GDP)的部分,雇主團體認為主計總處預估的全年GDP4.45%,是靠部分產業的出口所創造,但調漲最低工資時,聘僱邊際勞工最多的大概就是服務業,其經濟成長沒有那麼高。
勞資雙方爭議焦點:經濟果實分配與產業衝擊差異
全國商總理事長許舒博對此表示,但連續10年調漲,除造成企業成本不斷墊高外,亦造成絕大多數不領最低工資的勞工受到物價通膨影響,未蒙其利反受其害。
他重申,面對美國對等關稅疊加等不確定因素,企業成長動能受限,缺工問題未解,呼籲政府應提供受創產業配套措施,與企業共渡難關。
資方擔憂:成本墊高導致中小微企業承受力
許舒博提到,中小微企業承受力相較大企業是有限的,最低工資若過度調整,容易導致企業因營運成本上升而削減人力、縮減工時或調漲商品價格,進而推升通膨,最終讓邊際勞工與消費者雙輸。此次調幅3.18%,勉強還在企業可承受範圍。
許舒博說明,調高最低工資對改善邊際勞工生活品質確實有其正面意義,但改善低薪並非靠最低工資調整就能達成。在整體經濟景氣前景不明下調漲最低工資,相關法定人事成本亦會連動增加,包含勞健保費率、退休金提撥等支出,將進一步影響企業運營成本。若業者無法吸收,只能轉嫁給消費者,恐引發新一波民生物資漲價,使邊際勞工生活壓力不減反增。
更多信傳媒報導
健保總額首逼近一兆 前健保局總經理張鴻仁:明年不漲保費、後年勢必漲
合勤投控指買廠遇到法拍蟑螂 再度抱怨檢警不作為
建新集團旗下中科國際興櫃 老董:我每一個子公司攏也嘆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