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每日邮报》报道,中国科学家正在研发世界上第一个能够模拟自然子宫、将胎儿孕育9个月并分娩的妊娠机器人。

这种新型机器人依赖于一个人造子宫,通过专门的营养管接收营养,并与胎儿共享,模拟胎盘和人类子宫的工作机制。

该机器人开发商卡伊瓦科技(Kaiwa Technology)创始人张其峰博士认为,这项技术已经成熟到可以进入初步实验阶段,现在需要建造机器人以植入子宫,然后接收人类胎儿。

张其峰解释说,他的公司已与中国广东省当局进行了多次会谈,为推广这项技术做准备,并寻求法律机制来调整政策和法规以适应这项技术。

张其峰宣布开发这项技术在中国社交媒体平台上引发了轩然大波,反对者认为这项技术不道德且不自然。

正如该报道所述,一些人还认为,剥夺胎儿与自然母体子宫的联系是残忍和不道德的,因为胎儿需要通过脐带与母亲进行情感联系。

西方电影在《豆荚一代》中探讨了人造机械子宫的概念 (社交媒体)

另一方面,这项技术的支持者认为,它为保护母亲免受怀孕和分娩相关风险提供了合适的解决方案,并补充说这项技术极大地丰富了社会。

值得一提的是,这并非企业首次尝试开发和使用人造子宫技术来替代自然子宫,此前曾有先例,但仅限于动物,当时科学家开发了一种能够为胎儿提供所需营养的塑料袋。

2019年,埃因霍温大学的一组科学家还试图开发一种人造子宫的概念模型,它类似于一个封闭的塑料袋,连接到一个保存在适宜环境中并提供适宜营养的自然子宫。

西方电影和影院也探讨了这种未来概念,特别是在2023年上映的电影《豆荚一代》(The Pod Generation)中,该片讲述了一家大型科技公司开发了一项技术,让夫妻通过将胎儿置于一个可供夫妻共享的外部胶囊中来共同怀孕。

报告指出,这项技术的成功将解决中国社会目前面临的生育率危机,因为中国的不孕不育率在2020年上升到18%,而2007年仅为11.9%。

来源: 英国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