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中山
1866-11-12 — 1925-03-12
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名文,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又名帝象,化名中山樵,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 [1],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的缔造者,三民主义的倡导者,创立了《五权宪法》。他首举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两千年封建帝制”。 [2] 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生于广东省广州府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孙中山原在香港学医,并成为西医医师。孙中山目睹中华民族有被西方列强瓜分的危险,决定抛弃“医人生涯”,进行“医国事业”。孙中山早期受郑观应的改良思想影响,后看清了清政府的腐败,决心推翻清王朝,建立民主共和国。 [3-4] [44] 1894年11月24日,孙中山在檀香山创立兴中会 [4]。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成立中国同盟会。1911年10月10日(宣统三年)新军中的革命党人暗中联络,决定当天晚上起义。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任期1912年1月1日——1912年4月1日)。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因癌症在北京逝世。1929年6月1日,根据其生前遗愿,葬于南京紫金山中山陵。1940年,国民政府通令全国,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 孙中山著有《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等。其著述在逝世后多次被结集出版,有中华书局1986年出版的十一卷本《孙中山全集》,台北1969、1973、1985年出版的《国父全集》等。
Scan to share this memorial
Choose Tribute Type
Leave a Tribute Message
Tribute Messages

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您的一生是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奋斗的一生。 您高举民主革命旗帜,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打开了中国进步闸门,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 您创立三民主义学说,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张,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您建立中国同盟会,团结革命力量;您领导护法运动,捍卫共和制度;您改组国民党,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推动国民革命发展。 您以"天下为公"的博大胸怀,为振兴中华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您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 今天,我们缅怀孙中山先生,就是要学习他热爱祖国、献身祖国的崇高风范;学习他天下为公、心系民众的博大情怀;学习他追求真理、与时俱进的优秀品质;学习他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孙中山先生的精神永垂不朽!




